◆◆广州雕塑院◆◆ |
|
01《抗疫卫士》 |
 |
作者:广州雕塑院创作部副部长 冯国豪
广州雕塑院客席雕塑家 冯国秀
自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一群不畏危险,昼夜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健康卫士们,正在与顽固的新冠病毒作斗争!作品从一线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研究病历的“小”场景切入,反映了他们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感,用一辈子的初心践行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崇高使命。这让我们动容!中国加油! |
|
02《战疫第一线》 |
 |
作者:广州雕塑院在职雕塑家 高奕庭
坚持工作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争分夺秒,坚定前行,迎难而上,他们坚韧不拔,奋不顾身,我们为中国的白衣天使致敬!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
|
03《武汉·武汉》 |
 |
作者:广州雕塑院学术部副部长 黄奔凯 武汉在这次与疫情战斗的过程中,无疑是主战场,是前线!全国无数英勇无畏的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整个社会众志成城,为战胜这场战争,他们都奋勇向前,义无反顾!(上图为平面草图,作品将以雕塑形式呈现) |
|
04《众志成城》 |
 |
作者:广州雕塑院副院长 陆增康
众志成城,全国人民协力同心战疫魔。作品描绘了祖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挂帅出征的医护工作者奔赴一线“疫”战的场景。他们,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且还有着战士的神勇;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以及积极请愿前往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建设者,更有千千万万自发组织捐赠物资的海内外同胞,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传颂并且把这种民族精神代代传承。面对无形对手,国难当头,全国人民携手协力众志成城战疫魔。 |
|
05《战“疫”天使》 |
 |
作者:广州雕塑院副院长 王卫宁
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医院严阵以待,不少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作品刻画了一线医护人员每天接触患者之前互相绑防护服的片段,彰显了一线医护人员友爱互助、抗击疫情必胜的坚定信念。尽管女医护人员看起来比较柔弱,但他们面对病毒,勇敢无畏,既有外在的美,更有内在的力,通过他们来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敬意,也展现艺术之美。作品中女医护人员的下半身装束看起来很舒展,也让整个作品更加抒情。 |
|
06《曙光》 |
 |
作者:广州雕塑院制作部部长 巫志标 |
|
07《我们在你身边》 |
 |
作者:广州雕塑院院长 许鸿飞 雕塑中一群身着防护服的人捧着一个新冠感染者的身躯,悲伤心痛,但又神情坚定。实施抢救的人们,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他们在跟死神赛跑,他们一定很快会振作精神,战胜悲痛,因为还有更多艰巨的任务在等待他们,还有很多期待的眼睛在等待他们。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群人在战斗,而是所有人都站在他们这边!这是一场全人类对死神的战斗!主战场正在这里! |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
01《狙击手》 |
 |
作者:广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月新 |
|
02《伏魔》 |
 |
作者:广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石向东 |
|
03《突破》 |
 |
作者:广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石向东 |
◆◆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 |
|
01《抗疫必胜》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长 陈学博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万众一心,抗疫必胜。雕塑刻画了抗击在疫情一线的以钟南山为代表的高级别专家和广大医护人员,辅以生长在终南山上的不老松。歌颂了怀着必胜信念的广大一线医护人员,像松柏一样不怕困难艰险、坚韧不拔、勇于奉献的英雄品格。寓意了他们是国之柱石,他们的精神像大山一样崇高。同时,不老松象征了面对苦难从不屈服中华民族,万年常青,国运昌盛 |
|
02《吹哨人》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长 陈学博 李文亮医生朴实率真,凭借职业敏感性在一发现新型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就向外界发出了防护预警,被称为疫情“吹哨人”。他是抗疫“白衣战士”的英雄群体中光荣的一员,乐观坚强、医者无畏、坚守岗位。然而在一线不幸被感染,最终被夺去生命,让人痛心!特此以他的自拍像为蓝本塑像,纪念英雄李文亮医生,向坚守一线的抗疫英雄们致敬! |
|
03《封》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员 陈昭
将贴有交通警示的黄黑条纹构架作为外部结构,井然有序地围蔽着类似病毒的物体 。作品形式直白而富有张力,也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打赢这场防疫战的决心。 材质:不锈钢、反光膜 |
|
04《来和我说话》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员 冯晓惠
书让你想到什么?口罩让你想到什么?头发让你想到什么?这一切都和你相关。 材料:头发,医用纱布,布,线 |
|
05《白衣天使》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员 林尤壮 |
|
06《妈妈我等您回来》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顾问 吴雅琳 |
|
07《春的使者》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顾问 吴雅琳 当灾难来临之时,民众经历着苦难、惨痛和哀伤,同时也体验着恐慌、孤独和无助。当下,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勇者逆行、大医无畏,携手为苍生负重前行,为万众救苦疾。每见壮士奔赴疫区之时,夫妻抱头惜别,母女相拥以泣,少女削发明志,专家动情泪哽,凡此种种,无不令人动容涕零! 身为从艺者,本人无法置身度外。我虽难悬壶济世,唯以心中艺术、手中艺具,试开一剂清热解毒之良方:当人们伤痛之时,能助情绪平缓;当人们绝望之时,可以看到希望、当寒冬来临之际,也让大家知道春天就要来临,我想,这应就是我的责任与使命。 为了武汉,为了早日举国恢复太平,我们大家一起,拾木成林! 别人赴生死,我等岂偷安? 虽无杏林技,愿有仁者心。 |
|
08《加油·必胜》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副会长 邢灵敏 |
|
09《战“疫”卫士》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副秘书长 夏湘宸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无数医务人员不惧危险、无私奉献,义无反顾的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为我们铸造了一道道抗“疫”的城墙,我以作品:《战疫卫士》向一线的战士们致敬! |
|
10《岂日无衣 与子同裳》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顾问 杨学军
作品力图表达的是一个没有战场硝烟、没有轰轰烈烈奋战英雄面孔的平和景象瞬间,一位芳华少女将自己和爱宠一起裹得密不透风、严严实实,并快乐地享受着宁静、自娱、坚定严防信念的宅守日子。 我想借作品来传达一种正能量,传递一种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唇齿相依、患难与共、共生共荣的共存理念和人类散发出来的乐观主义情怀。 |
|
11《爱的呼唤》 |
|
作者: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顾问 杨学军 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员 李雄 该雕塑采用现代立体构成的围合式构图,既像一座山,又似一座城,更像千万个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天使面孔。作品中心位置刻画的是一位弱小新生病毒感染者在与病毒抗争的姿态,暗示着灾难来袭的凶猛和可怕,预意着新生命通过顽强抗争将重新点燃生的希望。此件作品将所有的视觉焦点全部集中到婴儿身上,像一束希望的光芒折射到千万医生充满期盼的面庞,表达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如山、众志成城,拯救生灵、点亮希望”的民族精神与情感。 |
|
未完待续...... |
|
|